新材料与能源学院(表面微纳米材料研究所)是beat365正版唯一网站一个特色鲜明的教学科研院部,其特色在于“科研基础雄厚、教学理念开化、与地方产业结合紧密”。
在绿色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新材料学院针对当前社会需求、学科发展规律和学院自身特点制定了一系列人才培养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反响。总体来讲,可概括为“一二三四”法:明确一个办学定位,即培养“顶天立地”人才;深化两项改革,即深化课程改革和科研改革;实施三个计划,即“材料之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教师知识更新计划、产教融合创新实践计划;打造四个团队,即创新实干型管理团队、立德育人型师资团队、创新引领型科研团队、精准服务型研发团队。
优化专业结构,强调育人均衡观
在《国家十三五规划》和《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中,新能源利用和新材料被列入国家十大重点发展领域。当前社会,对相关人才和创新技术有着重大的共性需求。学院着眼于材料科学和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将新材料和新能源昨晚学院发展的两大主导专业方向,依托微纳米能量储存与转换材料特色学科优势,主动对接新材料开发技术和新能源产业需求,构建纳米材料制备与表征、材料成型与性能检测、新能源器件设计与组装为一体的特色专业链条,建立了材料科学、工程技术、性能优化及材料设计为目标的专业知识框架。此外,学院还神话通识教育课程、素质拓展课程和时间课程的改革与艰涩,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人文精神和心理素质。该特色专业链条建设构成了新材料开发和新能源产业的完整产业链条,以及对能力和人文素质的感化,对培养面向国家能源材料战略需求和面向地方企业发展需求的“顶天立地”人才培养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强势科研驱动教学,强调育人多维度
作为beat365正版唯一网站重点扶持的科研单位,学院现有河南省微纳米能量储存于转换材料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微纳米材料能源材料与器件工程实验室、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等6个省级平台,在国际权威杂志发表SCI一区论文近百篇,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8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7项,与当地企业横向课题3项,成果转化项目1项,研究经费1200余万元。
考虑到学院的科研特色,学院领导班子积极倡导“绿色科研和强势科研驱动教学”的理念,强调“科研与教学并举、创新与实践相长”,试试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实践课,培养本科生的科学创新意识和实际生产技能。多年来,学院不断改进创新实际课程的教学形式和内容,很多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发表SCI论文和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在这些有针对性的穿心课程的熏陶下,学院本科生课外科技作品先后获得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营造良好人才环境,尊重育人差异化
结合学科发展和个人发展的特点,学院制定了“尊重个性,因材施培、才尽其用、分类培养”的培养方案。在学生培养方面,学院试试“材料之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推出“大学生科技训练计划”和“创新人才培育计划”。在大学三年级,对学生进行分类培养,分设科学实验班和技能提升班,建立科研训练实验室和技能训练实验室,实施专业导师制和项目化管理,形成四位一体“全面发展、尊重个体差异化”的育人方式。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有其所学,乐其所学,学有所成。近三年,材料学院一次就业率达到92%,平均考研率达到30%,学生发表SCI论文18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2016年,“创青春”河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学院本科生的作品《彩色纳米钧瓷》和《超硬材料制品改性剂》分别荣获了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和银奖。
为了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其工作效率,使其更好地为人才培养服务,学院实施“三步走”计划,分类提升教师活力状态。第一步,重新配置教师岗位、释放教师工作活力。设置科研岗、教学岗和应用岗,实行流动式管理,让热爱科研的人放心去搞科研,让热爱教学的人全身心去做教学,完全释放教师在科研、教学和产学研等方面的工作活力。第二步,合理配置科研资源,激发科研活力。结合学科前沿、地方产业结构和学院的发展优势,提炼了四个研究方向:光伏材料与器件、储能材料与锂离子电池、特色功能材料与制品和生态结构材料与应用,并成立课题组,实行课题组管理制度,形成氛围浓厚的科研环境,激发教师的科研活力。第三部,知识更新计划,焕发创新活力。真的教师真正所需,实力基础研究课题合作计划、专业课程培训计划和校企合作实践计划三个类别,鼓励支持教师到合作企业、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实地学习,强化项目合作研究,激发教师在不同领域的创新活力。这些计划的开展,取得了良好成效。学院教师先后获得河南省优秀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等荣誉称号。
产学研教融合,强调育人科学发展
围绕许昌市主导产业(能源电力)、特色产业(超硬材料)、战略新兴产业(新材料)、传统文化产业(钧瓷),学院合理配置资源,逐步形成了产学研教相融合的育人观念和体系。其核心在于:学研结合,注重基础,突出科学性——培养学术人才;工学结合,注重工程,突出实践性——培养卓越工程师;产学结合,注重生产,突出就和导向性——培养应用技术人才。学院先后与河南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大宋官窑瓷业有限公司、河南省盐务管理局、许昌金欧特沥青股份有限公司、许昌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及河南省环宇安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等10余家地方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共同搭建产学研教合作平台,同时,构建“理论精讲+技能训练+项目引领”的教学体系,推出“企业导师制”,设立大学生实践基地,通过“项目引领”带动学生参与产学研合作研究工作。三年来,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新材料与能源学院的校外专业实习基地,已承担学生工业见习、工业实习200度人次。本科生赴禹州大宋官窑有限公司钧瓷历史发展与材料釉色调研暑期社会实践调研队,获得学校团队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