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学术科研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正文

《美国化学会志》刊登我校郑直教授课题组研发成果

作者:  发布时间:2012-11-15  访问次数:[]

近期,我校郑直教授课题组在国际化学顶级杂志《美国化学会志》(JACS)上发表了题目为“Hybrid Solar Cells with Outstanding Short-Circuit Currents Based on a Room Temperature Soft-Chemical Strategy: The Case of P3HT:Ag2S”的研究论文。我校为第一作者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郑直教授课题组经过两年坚持不懈的努力,通过大量实验工作,在室温条件下制作出了具有优异光电转换性能的新型有机无机杂化薄膜太阳能电池器件,其光吸收范围几乎覆盖了太阳光的全光谱。该项研究成果为低成本、低能耗、新型高效率太阳能电池的研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该研究成果的第一作者为我校与郑州大学联合培养的硕士研究生雷岩同学,雷岩同学本科就读于beat365正版唯一网站化学系,大学二年级开始就已经进入表面微纳米材料研究所进行科研学习和创新实验,在实验室积累了大量的的知识及实验技能,目前已经发表SCI论文5篇(影响因子4.0以上),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2项已经授权)。除雷岩同学之外,我校参与创新实验课程的很多本科生同学科研业绩也都很突出,我校在校大学生孙慧同学在世界著名无机化学杂志《Dalton Transactions》在线刊发了的一篇文章,题目是:“3D hierarchically patterned tubular NiSe with nano-/microstructures for Li ion battery design”。薄盈盈同学申请的国家发明专利《热分解制备具有生物微纳米结构氧化铜晶体的化学方法》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号为2011 1 0074316.1,薄盈盈同学为该发明专利的第二设计人。雷岩、薄盈盈、孙慧同学只是我校参与创新实验同学的一个缩影,很多师从研究所老师的本科生也都做出了不错的科研成果。  

为激励同学们科研创新,我校微纳米材料研究所出台了《表面微纳米材料研究所学生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相关规定,并制定了以《创新实验》、《创新课程》和《创新学生培育基金》为代表的“三新”教学育人新模式为主导,以中科院院士、千人计划、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长江学者、优秀专家学者为引导,形成以名师讲座、课程辅导、课下实验、工厂实践四位一体的教学、科研新模式;以科学研究为推动,形成“才从才来”的人才培养思路,拓展学生思维和视野,切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在国际科技前沿领域出有影响的科研成果。  

 

太阳能电池器件及组装过程示意图  

 

关闭